【资料图】
玻璃,现指人工合成的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非晶体质体。其实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发明了玻璃,用来制作小玻璃瓶和一些首饰。我国制造玻璃的历史,一般认为是从西周时期开始的,史料中与玻璃相关的称呼包括陆离、璧流离、流离、颇黎、玻璃、药玉、料器等,都这些都非现代意义的玻璃。
北魏 玻璃小瓶 大同市博物馆藏
早期玻璃的代表作“蜻蜓眼”
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就有了制作玻璃的意识,不过制作工艺水平有限,不能获取所需要的高炉温,所以只制作出釉砂和玻砂。汉代以后,在《盐铁论》、《西京杂记》、《汉书》、《后汉书》、《隋书》等史料中才有了“琉璃”、“流离”、“瑠璃”、“璧琉璃”等称呼的出现,而关于波斯特产方面的记载中几乎同时出现了“颇黎”和“琉璃”,推测二者并非一物。
唐 何家村窖藏凸纹玻璃杯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 何家村窖藏 银罐相关宝石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玻璃”一词。在陕西省西安市郊何家村著名唐代金银窖中出土的红宝石和蓝宝石,在其所盛放的“提梁银罐”里记有“颇黎十八段”的字样,可认为“玻璃”与“颇黎”同意,是当时单晶宝石的统称。
综合史料看来,可认为先秦至唐代,“琉璃”、“璧琉璃”等名称来自西域各国的音译,并非确定的某种材质。
清 琉璃龙纹瓦当 中国园林博物馆藏
宋代以后,玻璃制造相对广泛,出现了“药玉”的称呼,宋代史料中的玻璃、琉璃、药玉,指的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玻璃。明代时期大多使用“玻璃”一词,低温彩釉陶作的砖瓦称为“琉璃”或“琉璃瓦”,逐渐把琉璃与玻璃分开。明清时期,北京地区民间称玻璃为料器。清朝康熙年间,宫廷内务造办处设“玻璃厂”,另有生产琉璃瓦的地方称“琉璃厂”,从而将二者彻底分开。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企查查APP显示,3月18日,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