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纪实之笔,绘真情画卷,诚邀各位点击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优质内容,共同感悟世间百态。
2023年4月,联合国发布预测: 印度即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傲视全球的“人口红利”,从落后的农业社会,成为工业强国,仅用几十年,向世界证明了中华儿女的英姿。
【资料图】
据此,印度庞大的人口体量、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是否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
印度孟买,人们聚集在火车站外的市场区域
不可否认,我国已出现人口负增长,从2016年到2022年,新生人口由1786万降至956万,民间称“断崖式下跌”。
“不婚不育”的年轻人逐年递增,老百姓对“断绝香火”危机的冷漠,源于 多种因素 的辛酸泪水。
传宗接代,本是中华文明的延续,老百姓为何对“断绝香火”冷漠无视,如何提高年轻人的生育热情?
不育主义
其实,中国并非自古以来就占据“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位置。
公元元年到1500年,中国与印度交替领跑,但印度人口总数相对高于中国。 自1700年起,中国超越印度,牢牢占据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王座。
近年来,中国生育率持续下降,2022年出生率仅有6.77%,自然增长率为-0.6%。与此同时,印度的生育率乘上快车,人口总数或将超越中国。
中国与印度,同为世界经济大国,倘若印度凭借“人口红利”浪潮,能否反超中国?
印度对中国的人口赶超(数据预测)
从宏观经济来说,人口红利就像一把“双刃剑”,可以增加劳动力数量,但人口管理将成为重点难题。
据悉,全世界25岁以下人群中,20%来自印度,由于 受教育水平差距较大,通常从事低端制造业,无法飞速推动国家经济。
印度,庞大却普通的人口红利,难以培养出大量的“国之栋梁”,反而因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对社会管理造成一定负担。
而这,仅是印度“人口红利”的第一个挑战。
印度火车超载
2023年,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数据显示,印度适龄劳动力人口中,只有40%在工作或者愿意工作。
此外,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印度女性地位较低,仅有10%的适龄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其余均为无业或待业。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赋闲人数大于工作人数,市场经济难以发展,超14亿人口将对印度的水和能源,带来巨大压力。
万事皆有利弊,印度“人口红利”的挑战背后,同样蕴含着不可忽视的“益处”。
印度贫民区女性
01:印度人口数量大,就业压力激增,容易催生出潜在的新市场,毕竟当柴米油盐难以维持时,自然不乏激流勇进的“创业者”。
02:虽然印度老龄化趋势加速,但程度相对较低,人口群体呈现年轻化,容易开启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窗口期。
但是,人口红利不会自动转化为GDP,需要印方的正确决策为基础,社会的经济支持为辅助,才能将“人口灾难”化为“人口红利”。
倘若无法合理运用,印度的“人口红利”,将会进一步恶化社会的不足之处。
印度街头
印度,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发展程度有目共睹。
但不可否认, 教育发展不均衡、城镇化水平低、贫富差距过大 等因素,仍是印度目前棘手的重点难题。
印度能否成功利用“人口红利”,关键在于加强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同时扩充就业岗位,保障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此外,印度的人口红利并非永远存在,极有可能“稍纵即逝”……
2023年3月16日,印度孟买,达拉维贫民窟
印度专家发出警告:
预计到2035年,印度老龄化将显著上升,人口红利或将终结。
自从联合国宣布,印度即将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引起国际舆论轩然大波。
老百姓更担心,我们的人口红利是否就此消失,是否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
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不仅要看总量,更要看劳动力比重,以及高知识人才的质量。
截至目前,我国拥有近9亿劳动力、超过2.4亿的高等教育人才,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1500万人,且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
我国的“人口红利”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正处于上升期,发展动力依旧强劲。
当然,纸上谈兵无用,反思才能强国,对于影响程度,我们需要深耕分析。
招聘市场
自位居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以来,我国凭借庞大的人口数量、积极的政策管理,利用改革开放实现弯道超车,化人口红利为GDP,跻身世界经济大国。
目前,印度人口偏向年轻化,能为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但中国也有自己的优势。
01:中国新劳动力趋向于高教育化。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教育投资成本,大学的毛入学率已达到60%,远高于印度水平,足以使得我国从“人口数量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2023年2月25日,成都春季青年人才招聘会
02:中国生产趋向于高质高量化。
例如,一汽解放青岛汽车车间,已经配置现代机械化设备,可以高效完成焊接作业,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了流水线的生产水平。
诚然,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加快,但制造业、服务业等普通工作,我们可以利用机器人的高效产能,配合人力把控质量,弥补劳动力下降的生产不足。
这一点,印度目前虽有发展,但中国在智能化领域,仍占有一席之位。
2023年4月11日,青岛市即墨区,机器人焊装车间
03:中国地区分工、人口聚集的经济巨擎正在释放。
2022年,印度城镇化率为35.9%,中国高达65.22%,目前仍在不断扩大。
宏观经济来说,35%—80%的城镇化,可以飞速拉动社会经济,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已趋向成熟化,具备“厚积薄发”的惊人潜力。
可以说,我国正处于高教育化劳动力、技术革命的第二次人口红利,愿意与印度友好发展,为人类未来做出卓越贡献。
既然,“人口红利”仍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源泉,为何老百姓对“断绝香火”危机冷眼相待,就连官方都表示无奈呢?
烧香
古往今来,生育不仅是小两口的私事,更承载着“传宗接代”、“绵延香火”的传统深蕴。
不过,生育率持续走低,属于全球性问题,例如 韩国和日本 。
2022年,韩国奢侈品消费超越中国、美国,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第一。
消费求乐、不顾传宗接代的代价,正如专家预测般:倘若韩国继续“玩下去”,2075年韩国人可能就消失了。
有时候,“消失的生育热情”正是一个国家颓废的开端。
中国、美国、韩国奢侈品消费水平
日本青年以“躺平思想”,造就名满全球的“平成废宅”,只关心半径3米内的事情,不愿承担生育责任,无欲无求。
不过,许多中国青年也是如此,从咿呀学语到毕业工作,都是家长眼中的“听话孩子”,可当面临成家立业, 一句“不想生育”,浇灭了无数长辈对儿孙满堂的憧憬。
传承香火,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延续,即便上世纪条件艰苦,长辈们仍坚持传宗接代,才有了今天的我们。
如今物质、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为何年轻人的生育热情,反而越来越低呢?
出生率下降(动画模拟)
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世间没有对错,只有因果,当 “不愿生育” 的青年越来越多,成为不容忽视的现象之一,与其指责,不如反思。
在老一辈眼里,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小两口勤劳耕耘,好日子终归到来。
老一辈的经验固然丰富,但所处时代不同,从上世纪的“三转一响”,到如今的“房车彩礼”。
仅仅几十年之间,婚姻的成本令人望而止步。
彩礼压力大(动画模拟)
其实,许多青年何尝不渴望结婚,组建幸福的小家庭。
但,一无所有的少年,无法拥抱风华正茂的姑娘,无论天价彩礼也好,房车双全也罢,即便只是普通的柴米油盐,许多青年都无力承担。
曾经的“月光族”,化为如今的“月欠族”,当生活无力维持,父母日渐年迈,昔日懂事的“听话孩子”,渐渐走上“不婚主义”的道路。
那么,许多处于高薪阶层的青年,为何也不愿生育呢?
年轻人压力大(动画模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享受着高薪的工资,自然要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正如网络热评:“放下砖头不能养你,抱起砖头无法抱你”,言语固然犀利,现实确实如此。
婚姻不同于恋爱,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维持家庭的运转。
然而,鱼和熊掌无法兼得,工作和家庭难以两全,再加上房产、教育、医疗三座大山,导致无数已婚青年压力过大,希望缓缓再生孩子。
既然,青年是因经济压力,一些长辈为何对“断绝香火”同样冷漠?
世间有多少“留守儿童”,就有多少“鸟笼老人”。
长辈省吃俭用,将子女拉扯长大,本该乐享晚年的时候,却因孙子孙女被困在家,无奈放弃旅行的梦想,终日操劳于柴米油盐。
困住的不仅是人,还有老人的养老金。
随着“80后”逐渐加入爷爷奶奶群体,享乐思想悄然生根,不愿再催子女生育,逐渐看透生活的真谛,对于“断绝香火”也表现的格外冷漠。
有人才有家,有家才有国,传宗接代不仅是绵延香火,更是延续文明,如何提高年轻人的生育热情呢?
老年活动
01:经济不足是青年生育路上的“拦路虎”,应从福利政策入手。
例如,新加坡夫妻生育一胎二胎,国家奖励8000新元,折合约4万元人民币,并为儿童储备保健资金4000新元,约2万元人民币。
当抚养孩子的成本,有所降低或保障时,年轻人的生育热情自然高涨,才有动力追求诗和远方,从而产生消费,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生育动画模拟
02:“996”是压垮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部分企业秉持“侥幸心理”,违反劳动法标准,要求员工深夜无偿加班,24小时手机待命。
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管理,整治职场的违法规定,让年轻人准时下班、工资无拖欠。
不在职场内卷,自然有时间陪伴家人。
“996”工作制违法!
03:降低房价,多一点“奶粉钱”。
如今,房贷压力成为无数家庭的重担,每月数千元的工资,除去房贷、车贷等费用,能够维持孩子的“奶粉钱”越来越少。
希望我国继续整治“天价房产”,降低出租自住房税,限制投资性房屋数量,增大“廉租房”利民力度,减轻青年的经济负担。
天价房产(动画模拟)
04:建立公益托管机构。
年轻人忙碌上班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老人身体年迈、文化有限,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观念,容易养成娇生惯养的恶习。
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直击痛点,才能解决生育骤减的根源。
例如,召集社会志愿者,结合大学生兼职队伍,组成“公益托管机构”,不仅可以加强孩子的教育水平,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缓解已婚人士和老人的育儿压力。
爱心托管所
当然,以上论述只是美好的幻想,亦需尊重现实。
古代社会,传宗接代源于男丁耕耘、壮大家族的构想。现代社会,传承香火不仅是人口数量,更是文化、精神的延续。
人生不是数学题,无法套用公式得到答案。
生与不生,难以衡量黑白,既到世上走一遭,不妨遵从本心,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
一家三口
人,各有归舟,各有渡口,皆有选择生育的权力。阅书、越山、悦己,用有限的生命挥洒无限的价值,至于其他,有则锦上添花,无也依旧风华。
对于年轻人的“不育主义”,您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
海报新闻:《印度人口4月中旬将超中国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头衔易主意味着什么?》
中国新闻网:《国家统计局: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956万人 出生率为6.77%》
往期精彩推荐: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企查查APP显示,3月18日,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