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应妮)“我们曾经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受益者,如今已成为积极的贡献者。”中国国家文物局交流合作司副司长朱晔说,中国已在柬埔寨、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6个亚洲国家合作开展了11项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有力搭建起中外民心相通的桥梁。
中国国家文物局20日在北京宣布,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将在陕西西安召开,这是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发起以来首次于线下召开的大范围高级别国际会议。朱晔在会上介绍了中国与亚洲国家文化遗产交流合作情况。
她说,中国是最早参与吴哥古迹保护行动的国家之一,迄今已近30年,中柬两国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建立了专业的队伍,先后在周萨神庙、茶胶寺和王宫遗址开展修复工作。中国政府援助尼泊尔实施的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保护修复项目,从2017年开工至今,修复工作有序推进,项目将进入竣工阶段;根据双方约定,将在项目修复现场设立永久纪念碑和永久性展览。
朱晔指出,通过与亚洲国家商签协议、开展专业人员培训、合作防止文物走私等一系列“组合行动”,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例如,与巴基斯坦、韩国、叙利亚、柬埔寨等签署文化遗产合作文件;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框架下,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合作举办了中阿巴线上石质文物保护专业人员高级研修班。2019年以来,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还分别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四国的“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项目和缅甸若开邦的妙乌古城项目申报世界遗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此外,近年来,中国考古逐渐走出国门,参与到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联合考古行动中,共与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等亚洲14国联合开展了20余项考古合作。联合考古行动通过对“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遗址的勘探发掘,助力探究亚洲文明脉络,实证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完)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企查查APP显示,3月18日,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